妈祖,原名林默,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,俗称“海神娘娘”,是传说中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。林默自幼聪慧,习得一身法术,常常热心助人,驱邪救危,深受乡民爱戴,在事迹中,她为百姓四处奔走、救苦救难、驱逐瘟疫、治病救人,还曾降妖除魔、祈福化灾,为世人所称颂的还是她一次次救助海难的神奇故事。妈祖的事迹在中国沿海广为流传,沿海各地的渔民和航海者都把她奉为海上保护神,许多地方都建有天后宫,供奉妈祖神像,祈求她保佑航行平安,渔民丰收。妈祖信仰是中国人探索精神的象征,一如既往激励着中国人们勇往直前,继续向着未知的世界迈出探索的步伐。如今湄洲岛妈祖祖庙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,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华侨来这里祭奠朝拜。值得一提的是,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历史悠久,近年来,岛上的信众时常回到大陆的妈祖庙寻根访祖,妈祖信仰在历史这一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。
《祭侄文稿》是唐乾元元年颜真卿50岁时撰写的,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《祭侄文稿》为麻纸墨迹本,长28厘米,宽72厘米,即25行,334字。此帖本是草稿,但是其姿态气力饱满,笔势雄大,达到了超然神圣的境地。天宝十四年,安史之乱爆发,颜真卿从兄颜杲卿的常山郡陷落,全家被杀。颜真卿只取回了杲卿父子两人的遗体。杲卿被断一足,儿子季明只余首级。颜真卿悲痛至极,写下了千古名文《祭侄文稿》。开始书写时还有几分稳定平和,笔势稳健,饱含深情,写至“贼臣不救,父陷子死,巢倾卵覆”时,心中愤慨和悲痛再也难以抑制,悲情渐长,任由思绪行笔,大小快慢,因感 情而激烈变化,气势弥漫于笔端,笔致豪放剧烈的忽上忽下,墨悲笔愤,令人惊愕。写至“视而有之,无嗟父客,呜呼哀哉,尚飨!”时仿佛让人看到了伏案而泣的样子。王澍《竹云题跋》评此贴,“萦纡郁怒,和血迸泪,不自意其笔之所至,而顿挫纵横,一泻千里,遂成千古绝调。”此书稿虽然是随手写下,但却蕴含了很多东西,篆书的用笔和草书的流转合为一体,其中又有楷书的精神,不愧为千古佳作。
中国的民族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。要比我们常说的上下5000年更为久远,在初民的原始狩猎与祭祀等活动中,产生了最早的中国民歌,从此也揭开了五音汇聚的音乐史页。除古笛外,新时期时期的乐器。还有骨哨、埙、陶钟、鼓等,这些乐器分布于中国广袤的大地上,时间跨度都很大,其中钟、鼓在后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,而埙、哨,直到今天,仍然存活于民间。公元前17世纪的殷商时期。奴隶时期的音乐艺术已经开始走向专业化,当时的中国民族器乐有记载的就有70余种之多,音乐演奏的盛况可见一斑。 走过漫长的历史,中国的民族乐器也在不断的改良与发展,演奏多于民间的婚丧喜庆、迎神、赶会等风俗生活,与宫廷典礼、宗教仪式等结合在一起,形成了不同风格,有地方特色的,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。宫廷音乐展现隆重而威严,民间音乐则表达通俗和自由。音乐没有界限,正是中国民族音乐自身的多样性,使他在漫长的继承和发展中越来越丰富多彩,其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,远远超过了乐曲本身,并以其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和特点,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人们。
泰国是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,它与中国有着共同的边界,正迅速成为中国企业家在海外寻求机会的腹地。中国企业家在未知土地上无畏开拓,与当地人一起,在这片微笑的土地上为更美好的生活而拼搏。中国企业家开发泰国的自然资源,把它们带到中国这个更大的市场。从冻干榴莲技术,到橡胶产品转化,从白手起家到事业高峰,那股不断求新、不顾一切拼搏的力量和精益求精,灵活应对的服务态度使他们成功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。他们不仅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带来了优质的商品,更为泰国当地民众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。寻求合作、理解市场,是成为优秀创业者必备的能力。在未来,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选择这条合作共赢的道路,与当地人一道,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。